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安化縣冷市鎮境內轄16個村、2個社區、3.8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86戶4912人,貧困率高達13%,脫貧任務艱巨又繁重。
近年來,冷市鎮把脫貧攻堅作為基層黨建的大舞臺,引導各級黨組織把工作重心放在挖窮根、拓富路上,在脫貧攻堅中錘煉黨性,為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強化黨建引領,實現精準發力挖“窮根” 。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 農村是脫貧攻堅的主陣地,黨組織是脫貧攻堅的核心,鎮黨委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契機,全面開展基層黨組織“堡壘工程”建設。 以換屆工作為依托,重組村支“兩委”隊伍,通過公開考試,擇優選聘的原則,各村選聘了一名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便民服務員,使得村干部隊伍日益年輕化、思想開放化,將有力地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開展。 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通過統籌資金、技術、信息等各方面資源,支持農村黨員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特色產業、農村電商等,培養黨員致富能手124人,他們從提供就業、技術、生產資料等手段入手,用最質樸最直白最對口的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 通過“主題黨日”等活動,每月開展貧困農戶集中走訪活動,發動黨員干部了解貧困農戶在就學、就業、就醫、建房、發展等方面的需求,實現精準發力挖窮根。 強化工作抓手 確保脫貧實效拓“富路” 如期實現貧困人口脫貧,是黨向全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
冷市鎮在脫貧攻堅中不斷探索,從特色產業發展中拓寬致富路。積極引導貧困農戶發展茶產業,向貧困農戶免費提供茶苗,定期提供技術指導,發放每畝1000元的茶園補助和相關產業扶助資金,茶企優先收購貧困農戶茶葉,確保收益到位。 在整合力量上,積極促使華萊公司黨支部與貧困村支部“聯姻”,實施“分貸統還”的金融扶貧政策,即貧困戶作為借款主體申請貸款后,貸款資金由公司運作盈利,目前已有597戶貧困戶2305人享受政策,預計每年為每戶貧困農戶提供5000元收益分成。 同時,該鎮還積極探索用現代通信建立溝通新渠道。在完善建檔立卡貧困系統的基礎上,利用短信、微信、村村響等現代通訊手段,構筑建立消息發布與意見反饋“兩個平臺”,一方面加強了政策推廣和落實,另一方面有利于貧困戶向上吐露心聲,及時發現問題、強化措施,增強扶貧實效性。 強化隊伍管理 保障核心力量助“攻堅” 為更好在脫貧攻堅戰中建功立業、開創佳績,冷市鎮著重打造了一支強有力的扶貧干部隊伍,在配備市派駐村幫扶隊1支、縣派駐村幫扶隊4支、鎮扶貧站專職人員5人的基礎上,整合全鎮31個部門177名干部、18個村(社區)124名致富黨員參與結對幫扶,對貧困戶進行全覆蓋。 在建立實效性管理機制上,冷市鎮建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問題清單、項目清單“四張清單”制度,每周至少召開一次黨建和扶貧工作推進會,相關責任人匯報工作進展,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工作氛圍。 此外,該鎮出臺了《冷市鎮2017年脫貧攻堅績效考核辦法》,將抓黨建促脫貧、扶貧成效與干職工年終績效考核、村(社區)、鎮直部門工作經費掛鉤,以鎮紀委、黨建站和扶貧站為考核主體,通過實行“周督查”、“月通報”的日常督查方式,形成全面客觀的考核數據,并通過約談、通報等方式將結果反饋到個人,及時對問題進行整改,全面推進脫貧攻堅成效落實。
來源:冷市鎮人民政府
作者:孫明偉 李俊鵬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