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峰山余脈大熊山腹地,有一個黑茶飄香的深山村落,這里常年云蒸霧繞、冬暖夏涼,海拔600-700米,土地肥沃,這里就是安化縣田莊鄉高馬二溪村。高馬二溪村有28.6平方公里,29個村民小組,1900多人。據《茶經》記載:中國黑茶產自湖南,湖南黑茶產自安化,而安化黑茶又唯有高家溪、馬家溪的最為上乘。明萬歷23年(1595年)被朝廷定位貢茶。從此以后,這里的黑茶就名揚天下。這里的道光四年古茶碑、九灣十八岔、古皇家茶園、古茶印更加佐證了千年黑茶文化散發耀眼的光芒。
近年來,田莊鄉高馬二溪村支兩委一班人,積極響應縣鄉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茶葉產業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天下黑茶第一村”的響亮名片和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地域優勢、資源優勢,廣泛發動群眾興辦茶廠、改建新建茶園、學習種茶制茶技藝、掌握經營銷售本領。截止到目前,一批茶企應運而生,上規模的有高馬山、友信、皇園茶業、高甲溪茶業等十余家,中小規模的有正偉毛茶加工、蘇家溪農業合作社、高馬王等二十余家,總產值過2億元。一批茶園基地老板富甲一方,像村民陳金華、王中宏、諶正軍、諶鐵虎、諶任巖擁有50-200畝茶園基地的不下百人,擁有5-50畝茶園的農戶占95%以上。據鄉茶產業辦統計,高馬二溪村驗收合格的新老茶園有1.7萬畝,大小茶葉作坊35家。按照該村所擁有的茶園面積計算,需要付的茶園除草工資為960萬元,手工采茶工資為600萬元,撿茶、包裝、卸車等雜工500萬元,收購鮮葉的款項為6700萬元,而這些錢都悄悄地落入了本村村民的腰包。據鄉農商分行提供的數據,該村的存款已突破1.8億元,當然不包括其他銀行的存款。
年過半百的村民諶吉環對筆者說:“茶賤的時候,我們這兒是真正的窮山僻壤,村民只能外出打工養家糊口。這些年來搭幫政府號召我們種茶興茶,大家才真正嘗到了甜頭,現在最少的家庭也有個七畝八畝,培管得好的話,你自己不動手賣給茶企老板,每畝弄個五、六千不成問題。只要勤快,不富都不行了。”
古茶園里真正奏出了強村富民曲。

來源:田莊鄉黨政辦
作者:蔣共同 陳靖雯 鄧賢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