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發展地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交通建設十分關鍵。而我縣由于地處山區,平地較少,兩地往來經常是翻山涉水,十分不便?,F在縣城東坪鎮往返梅城鎮需要四個多小時的車程,但在不久的將來,東梅公路建成通車后,東梅兩鎮往返車程將大大縮短,沿途的風景亦將改變,兩地人民的聯系亦將更加密切。系列報道《交通新跨越》今天播出:《東梅公路:新老縣城再“牽手” 兩地百姓多幸?!?。
市民唐先生是梅城人,大學畢業后在縣城東坪上班,每到周末他都會自己開車回梅城老家,雖然東坪鎮到梅城鎮的路程大約只有110公里,但一路彎多坡陡,車速提不上去,經常路上來回就要耗費四個多小時。
梅城鎮歷史悠久、商貿發達、文化底蘊深厚,還是我縣的老縣城。受歷史、區位、地理等因素的影響,交通不便是一直是制約東梅兩鎮聯系的最大瓶頸。東梅公路建成通車后,老縣城與新縣城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兩地往返的時間亦將大大縮短,交通擁堵的現狀也將有效改善,沿線東坪、梅城兩鎮群眾出行難的問題也將得以解決。
據了解,東梅公路起于我縣東坪鎮吉祥村,與G536線相接,經田莊、陳王、青天,栗林,止于梅城鎮鄧家橋,與S224線相接,路線全長65.855千米。全線采取二級公路技術標準,路基寬度8.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8米,橋梁隧道寬度10米,設計速度每小時40千米。全線共設橋梁21座,隧道5座,計劃建設工期為36個月。
在公路建設中,征地拆遷是面臨的最大難題。然而,沿線村民們響應政府號召,征地拆遷的相關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為了早日建好公路,村民們舍小家顧大家,主動配合拆遷。項目的順利推進,得益于扎實的群眾基礎、良好的干群關系和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征拆進展之快更離不開群眾的大力支持。
據了解,東梅公路為省道324線瀏陽立頭嶺至溆浦縣兩江的一段,是我縣有史以來投資最大、里程最長、技術最復雜的縣內干線公路項目。近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東坪至梅城公路建設納入縣十二五發展規劃,是我縣“發展高速、暢通路網”交通發展戰略的重要干線公路項目。該項目的建成可有效改善既有公路技術等級偏低、路況差、交通擁堵的現狀,對于優化區域干線公路網絡,改善我縣交通條件,推動旅游產業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來源:安化電視臺
作者:張蘭 蔣成 任蕾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