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安化黑茶結緣源于十多年前的一場美麗邂逅。同事暑假去三峽游玩,知道我獨好“這一口”,偏又是個重口味,對家鄉產的“祁紅屯綠”不屑一顧,喜歡“獵艷”嘗鮮,品味天南地北的佳茗,特意給捎回了一盒安化黑茶。
掇一小把烏黑油潤的茶葉置入玻璃杯,茶芽在沸水沖入的瞬間猝然飛升,不消片刻便沁出橙紅通透的湯汁,雖不及綠茶的青翠明麗,生趣盎然,卻也茶香氤氳,清高鮮活,裊裊不絕。輕啜一口,滋味濃厚鮮甜,別有一番風味。
自此上午綠茶解渴提神,下午黑茶醒腦暖胃,區區半斤黑茶,我這個老茶客不消兩個月就消享殆盡。彼時舉國上下網購才艱難起步,山高路遠,再上哪去買黑茶大快朵頤?我只好一次次對著茶盒望梅止渴,端起茶杯欲罷不能,悵然若失……直到前些年網購四通八達,大行其道,才又再續前緣,每年消享的一大推茶葉里,總也少不了2斤黑茶。
2013年“桑香黑茶”橫空出世,第一時間得知這一訊息的我喜出望外。其時人到中年,我正為日漸隆起的肚腹愁腸百結: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每上餐桌筷子在葷素間游移不定,減肥祛脂,富含黃酮、桑多糖、生物堿及降血糖特征性成分DNJ的“桑香黑茶”的創制不正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么。按圖索驥上網買來“桑香黑茶”輕啜慢飲,便仿佛簽下了一紙一勞永逸的健康合同,飯桌上稍稍心無旁騖,人生也因此意趣盎然:
“桑香黑茶” 清香纏綿持久,滋味濃厚回甘。一天五節課“連軸轉”上下來,課間少不得一杯黑茶在握,解渴又消乏;“清風明月佐讀書”至夜半,頭昏腦脹,此時用宜興壺泡壺熱茶,邊摩挲暖手,邊嘬飲品味,初覺淡若游絲的苦澀,再覺口舌生津,清香撲鼻……不知不覺間,困倦消失了,心清神爽,信筆作文,洋洋灑灑,文思泉涌。
深山僻陋,課余寂寞無聊,有鄉親們來串門,敬煙奉茶,不亦樂乎。他見那茶葉黑黝黝,油光滑亮而湯汁紅彤明艷,猶疑著不敢大口啜飲,偷偷地小口品咂。我笑:“比咱們的‘祁紅’如何?”他沉吟良久說:“這茶野性十足,更散發著淡淡的煙火味。”我告訴他這是用現代化高科技精制的桑香黑茶,最后以松明慢火烘焙,自然有揮之不去的松香味了。
有桑香黑茶鋪路搭橋,村里慕“茗”而至的老茶客紛至沓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快活地燒水洗杯,與大家伙分享黑茶的獨特風味,口拙舌噸,不善言辭的我不知不覺間與鄉親們打成一片。有位大娘為糖尿病困擾多年,吃不香,睡不寧,聽我說食療勝過藥療,不妨買點桑香黑茶試試。老人讓孫子網購買來兩盒,早晚各泡一杯喝,這不,血糖還真下來了。老人投桃報李,捧來一盒土雞蛋撂在廚房,非逼我收下不可。
有桑香黑茶為媒,我和同事的“統戰”工作也做得風生水起。我們和家長邊品茶邊聊天,從家長里短、田間桑麻到校園內外、教育教學,曾經的誤解與嫌隙隨著裊裊茶香中飄散了,代之以理解與包容的坦誠相待。家校無縫對接,攜手管理學生步入正軌,期末縣統考屢獲佳績,原本打算進城讀書的孩子不去了,新學年還有原本在城里讀書的孩子轉回來,鄉土記者聞訊趕來,悉心采寫的《休寧:深山教學點綻放一朵“奇葩”》上了《安徽工人日報》頭版,本人所寫心得體會《四“交心”大愛留童心》作為德育論文入選黃山市教育局“師有道,愛無聲——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主題征文作品集……
浮生如夢,茶香氤氳,能飲一杯無?
來源:安徽黃山
作者:韓文杰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