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蒼偏愛千克茶
一種用來比喻美酒的華麗詞藻,修飾成仙界的醇香神秘之果,被一群馬幫漢子每天每夜用竹筍葉打包蒸壓在竹簍里,以婉轉蛾眉馬前死的意境,在茶馬古道上流動著唐朝楊曄的《膳夫經手錄》,發酵成為世人偏愛的千兩茶,醇爽回甘,歷久彌香。
桃花深處美人窩,唯茶甲于諸州縣。詩經中的楓丹白露,早已隨衛風走出在河之洲,在小淹至東坪不到百里的資江兩岸扎根,生長為離騷中后宮萬千佳麗的嫉妒之物。
臨華清池斜倚的貴妃輕掃蛾眉,難掩“安化天尖如雀舌”傾國傾城的天姿,醉酒如泥還在給玄宗一遍又一遍擦拭昏花的眼神。安祿山踏破中原的鐵馬,作了安化黑茶春采秋貯的憂郁注音。
雪峰山北段,地處神秘的北緯30度之“名茶緯度”。浩浩湯湯的河川由此一瀉而去,一頭翹首東望的雄獅在湘中楚北伏地待躍。
岳麓書院一個名叫毛文錫的白胡子先生念道,渠江薄片,一斤十八枚,其色如鐵,芳香異常。于是黑茶便借助五代《茶譜》的瀚墨的芬芳,于一夜之間在山崖水畔不種自生,常年翠綠的灌木恣意挺拔。
也許是上蒼偏愛,安化盛產奇石,地球上近九成的冰漬巖存在于此,焉能不出好茶?
哦,安化黑茶,是那么偏愛白沙溪的濕潤,偏愛芙蓉山的溫暖,甚至于偏愛香爐山的懊熱。枝椏如同女子的纖纖素手,捧出“千克黃金千克茶”,湯色就活脫脫是一劑紅而發黑的良藥,以陳為貴不傷脾胃,一天到晚喝茶也能落枕安睡。
西人誰識小龍團
茶事斯為盛,人煙兩岸稠。
坐鎮于八大茶鎮三百茶行,南宋的阿嬌看見有褐色的大蛐蛐和綠頭的紡織娘在十萬茶工身邊鳴叫,螳螂趴在如詩如畫的茶園一動不動,瞳孔里映照著樹木或竹籬上的苦蟬。
黃雀呢,那個著名成語中的黃雀呢?
一輩子在土地上耕耘的祖婆跟我說,朱元璋可能是一個偏愛安化黑茶的皇帝爺,要不然他就不會老惦記著我們資江邊上的“陽團茶”,初時只點四川烏茶作為官茶,但架不住“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因而病”,便詔令“罷造龍團,唯采茶芽以進”。
“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的乾隆,八下江南風流倜儻,也是一個嘴巴特刁的主兒,大名鼎鼎的紀曉嵐有詩為證:“閔海迢迢道路難,西人誰識小龍團?向來只說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慈禧老佛爺在滿漢全席過后,如詩如歌與如夢如醒之間,就必要小李子奉上這道產自安化的香茗,“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那年八國聯軍一聲炮響,在承德避暑山莊的就沒有了在歲月蹉跎中退了火氣的黑茶,老佛爺的淚水就泛濫成為一條胭脂河,連兩江總督陶澍也在搖頭晃腦地詠唱“芙蓉插霞標,香爐渺云闕。自我來京華,久與此山別。”
后來的中國受了它的浸淫,就凋落成病怏怏的一場秋風,有飛來飛去的兩只蝴蝶,如今仍在鑼鼓京胡的愴然聲中,被安置在哼哼呀呀的戲劇花瓶里,感慨湯顯祖那“黑茶一何美,羌馬亦無殊”的千古神話,用來治療國人千年難愈的相思。
臨風一啜回味長
安化黑茶的保健功能如此神奇,還可不可以進一步強化?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蠶??茖W研究所、湖南富農蠶桑發展有限公司、安化縣云天閣茶業有限公司組成跨學科創新團隊,通過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給出了一個令世人驚喜的答卷。
2013年成功創制了“桑香黑茶”,同年9月申報國家專利。2015年的金秋十月,在第三屆中國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節上全球首發。
桑香黑茶面世以來,其特有的感觀風格和藥理性狀受到了業內領導、專家的高度贊賞。黑茶“金花之父”劉仲華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桑葉是自然界降血糖第一植物,內含豐富的蛋白質、黃酮、桑多糖、生物堿及其降血糖特征性成分DNJ。
安化黑茶“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飄欲仙”。歷史越過千載,產量世界第一的奇跡在盛世中國得以再現。
喝一杯桑香黑茶吧!黑茶“解醇酒、促消化、消腎火、清肺清痰、刮脂去膩”,桑葉與茶葉的結合是天生的一對,桑香黑茶的研發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在安化黑茶原有的功能上如虎添翼,既抵消了桑葉好看不好喝的缺點,也豐富了黑茶的營養成份。
喝一杯桑香黑茶吧!“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果說茶葉是中國貢獻給世界的神奇,那么桑香黑茶便是安化呈給天下的新葉,它以豐富的內含與老葉分離,與桑葉合二為一,大步流星地走出國門,在日本、韓國及東南亞茶客的偏愛中,茶湯晶瑩,茶味持久,茶韻悠長,茶色永恒。
喝一杯桑香黑茶吧!我對這種天賜的瓊漿是這樣偏愛,愛著它就如同深愛養育我的鄉土和祖國。
喝一杯桑香黑茶吧!在這個生態文明的世界,跟隨綠水間濯足的采茶少女,雙腳化作劃入梅山之春的木槳,左一槳花香,右一槳鳥語,好不快哉,然不滿足。惟愿此生做一滴繾綣纏綿的資江水,懷抱著黑茶的一葉一莖滋潤成長。
臨風一啜回味長,桑香黑茶萬載香。
來源:湖北省
作者:聞?桑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