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給某企業的書畫展寫了一件書法作品,得到了一包桑香黑茶。這茶被包裹在仿古的紙里,瞧著古色古香,湊近一點,就會聞到一股天然的茶香。由此,我覺得這茶品質優良,屬上等茶。
都說茶放置一段時間,再取來喝,味道更加醇厚。我便將桑香黑茶擱在了書架的一間空格里。每當寫字間隙,抬首瞧一眼書架,除了一本本的書,還有那像厚磚頭一樣的桑香黑茶,便覺養眼愉悅。
沒多久老家親戚來城里,帶領他到居住的房子里走走看看,他說比農村的房子強多了。在書房,親戚看到了書架上的那塊茶磚,臉上就有些奇怪神色。我也沒在意。出房門前,親戚好幾次都把眼光放到書架的茶磚上。
吃了午飯后,親戚就說要走。他來一趟城里不容易,總得要送一點東西。我就想到了親戚投向茶磚的眼光。他可能喜歡吧。我就把桑香黑茶送給了他。親戚當即推辭一番,還是收下了??吹贸?,他除了高興,還特別意外。
一個月后,親戚再次來城里,扛了一個尼龍口袋。進屋就打開口袋,里面有老南瓜,紅薯,土豆,還有自制的水咸菜,以及一只用布包著的盒子。既然親戚這么熱情,大老遠扛來,我只有收下了。但那盒子里是什么呢?
“老弟,你是寫字的文化人,這東西不該我們糟踐了。”說著,親戚把布拆開,露出了仿古的桑香黑茶。
我驚訝而疑惑:“你怎么又拿回來了,我是送給你的呀?”
“我們不該享用這個,我那上大學的娃兒說,文化人才喜歡這個。”親戚不管不顧,將黑茶往我書房里送。
我就順了他的意。都說送出去的禮,豈有收回的道理。在農村是特別注重這個禮數規矩的。親戚厚著臉皮退回禮物,臉面受損的不只有他,也有我。所以,我就問到了原因。
“其實,我有點貪心,老弟莫要笑話。”親戚講述起來了。
上次親戚來,看到了書架上的桑香黑茶,以為是一種香煙,我送給他的時候,也沒向他說明。一路上他歡喜極了,把黑茶藏在大口袋里。到了家,也舍不得打開。后來念大學的女兒回家,他有些自豪的向女兒炫耀,說城里的老弟送給他一條好煙,特別大,恐怕是雪茄哩。女兒拿過茶磚一瞧,當即指出明明是茶,哪是什么雪茄呀?他不信,又不敢貿然打開。于是女兒就用手機上網查找,終于查到了。這款茶名為桑香黑茶,出產自湖南安化,是中國名茶,就這款茶,最低也要六七百。女兒笑他,說這么好的茶,比一條煙劃算多了,不過女兒奇怪,怎么城里的叔叔會把這么好的茶送給不太喜歡喝茶的爸爸呢……
“老弟,我不識字,拿了你的茶,對不起你。就算我不要臉了,也要把這么好的茶退給你。”親戚說到最后,竟然表露些許自責。
這倒讓我不好意思了。不巧上周有朋友來拜訪,送給我一條香煙,我便轉贈給親戚,并說明是什么煙,讓他放心,這煙是朋友送的,我自己沒花錢。親戚這才安心放進了尼龍口袋。
這次經歷,讓我感慨萬千。每當閱讀與寫字累了,我總會看一眼書架上的桑香黑茶,進出書房,也會盯一盯黑茶,不為別的,只為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本分,珍惜當下生活,努力開拓美好前景。
來源:重慶
作者:歸真(筆名)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