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冷市鎮得益于特色茶旅產業異軍突起,經濟社會迅速發展,人流量和物流量呈爆發式增長,直接帶動了物流產業的興起。冷市鎮作為經濟發展強鎮,是全縣重要的商貿物資集散地,境內有省道317、馬安高速、大小公路過境,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具備物流業發展的堅實基礎。為進一步了解冷市鎮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現狀,查找現代物流產業面臨的問題與困難,分析制約物流業發展的癥結所在,提出加快推進物流業發展的建議和對策。2017年初,由冷市鎮黨委、政府牽頭,組織冷市籍縣黨代表、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等對全鎮現代物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冷市鎮充分依托產業優勢,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強交通重點工程建設,努力培育現代物流服務業,全鎮現代物流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行業規模逐步壯大
冷市鎮物流產業以運輸業、加工配送業為主,運輸方式以公路為主。截至2016年底,全鎮物流行業從業者5家,投入資金約120萬元,從業人員22人,以快遞業為主要力量,運輸品類以茶葉、電商產品居多。
(二)需求規模持續增長
2009年以來,冷市鎮堅持走茶旅興鎮發展思路,通過幾年的發展,逐步將冷市打造成了茅東公路(S317)沿線鄉鎮乃至安化東部片區的商貿中心,以茶旅文一體化融合發展為特色的產業模式迅速崛起,以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企業發展來勢喜人,每年吸引全國各地客商30萬人次以上,客商來此選購茶葉等特產后基本依靠物流服務運輸,使得商貿流通產生巨大需求。
(三)區位優勢不斷凸顯
立足于“兩縱兩橫”公路布局,冷市鎮的交通區位優勢不斷積聚。現有的茅東公路(S317)和大小公路呈十字型交叉,使冷市鎮與縣城和周邊鄉鎮聯系緊密。建設中的馬安高速呈東西走向貫通全鎮,并在鎮區設置了互通,與龍陽大道相連,預計2018年10月前完工,屆時,冷市將納入安化半小時、益陽一小時、長沙二小時經濟圈。冷市鎮坐擁馬安高速冷市互通,貫通東西,經武潭鎮轉二廣高速可打通南北,處于全省高速交通網絡的中北部核心地帶,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具有良好的區位條件。
(四)園區建設前景良好
冷市鎮計劃在大橋水社區村與大蒼村交界處規劃大橋物流工業園,園區緊臨茅東公路(S317),與馬安高速冷市互通僅隔5公里,可開發面積在1000畝以上,其中集體土地有200畝左右,地勢開闊起伏小,土地平整難度小,不存在房屋征拆問題,是建設現代物流產業園區的理想之地。
二、現代物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冷市鎮現代物流產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在調查中發現,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發展現代物流的基礎設施滯后
一是城鎮功能未能充分發揮。由于冷市鎮前期發展緩慢,城鎮建設布局落后,水、電、管、網等設置不完善,城鎮功能不健全,對現代物流產業健康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二是貨物中轉能力有待加強。由于產業經濟發展迅速,物流產業需求急劇增長,而囿于本地運輸車輛較少、商貿倉儲容小價高、周轉能力弱等原因,依靠現有企業自主運輸、個體運輸和幾家快遞公司已經難以滿足產業的整體發展,亟需新建一座功能較為健全和集中的現代物流產業園區。
三是物流行業公路運力受限制。局限于現有交通條件,全鎮物流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主要依靠茅東公路(S317)與外界互通,而大小公路、南楊線由于資江阻隔和山路險阻,運力受阻,馬安高速建成尚需時日,短期內公路運力難以有效提升。
(二)發展現代物流的資源較為分散
目前,冷市鎮現有的物流企業主要由零散的快遞配送站、個體運輸戶以及提供簡單倉儲租賃的商戶構成。企業規模較小,資源分散,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企業物流大多數還是沿用傳統的上游企業送貨或下游企業取貨的方式,倉儲設施缺乏,倉儲用地不足,尤其是缺乏集中的堆場,大大影響了物流運輸效率和城鎮形象。
(三)發展現代物流的思路還不清晰
由于發展觀念落后、管理和服務水平偏低、人才資源匱乏、保障能力不足、信息溝通不暢、缺乏行業監督等原因,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明顯后勁不足。全鎮物流行業以分散經營為主,沒有形成規模,有“一間屋、一張桌”就可以搞物流,較為規范的物流企業幾乎沒有,簡陋的物流基礎設施,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條件,與現代物流業的要求很不適應,經常出現貨源、運輸業主錯位尋找的現象,雙方銜接困難,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和風險。
三、加快推進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一)明確發展思路,大力推動現代物流產業發展
加強現代物流行業發展思路研究,明確發展定位,制訂出臺《冷市鎮現代物流行業發展規劃》,并與冷市鎮總體發展規劃相銜接,充分考慮現代物流行業發展和建設物流工業園區的發展需要,充分利用現有優勢,重點發展以下兩大領域:一是消費配送型物流,依托茶鄉特色小鎮優勢和快速發展的旅游消費市場,發展壯大特色農產品、茶葉等生產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力爭形成輻射全省的產品配送中心。二是產業基地型物流,即依托大橋工業物流園區建設,優先布局物流項目,形成合理的物流服務網絡體系。
(二)完善基礎設施,加快培育物流龍頭骨干企業
一方面積極爭取新建大橋物流工業園區,建議縣委縣政府將冷市定位打造成湘中黑茶產業物流中心,早日促成項目立項,并在項目建設上下大力度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積極培育扶持和招商引資并重,加快物流企業發展,大力扶持現有民營物流企業,積極引進華萊物流公司,優化政府服務企業水平,針對性地培育1至2家物流龍頭企業。
(三)加快引導推進,不斷提升物流行業管理水平
加強對物流行業從業者的思想引導,樹立產業化發展意識和現代物流發展意識。加強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探索構建冷市鎮現代物流業信息交換平臺,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物流。加強物流行業自律和市場監管,積極推動組建物流行業協會,促進行業自律。加大物流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重點是規范市場行為、推動聯托運等運輸市場公平有序競爭。培養物流管理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物流人才隊伍,適應全鎮乃至全縣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需要。
來源:冷市鎮黨政辦
作者:孫明偉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