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抽空閱讀了王躍文先生的長篇歷史小說《大清相國》一書,心情很是有一種沖動的欲望。沖動的是我很景仰這樣的作家這樣的水平,因為他寫出了那個時代的權利和官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和猥瑣,以及為官為人為文為事的紛紜復雜。
《大清相國》這本書的封頁上有這樣一段話:康熙朝名臣輩出,但都大起大落:明珠被罷官,索額圖痛死囹圄,高士奇最終被貶回原籍,許乾學去官早逝,滿朝重臣中,但見陳廷敬馳聘官場五十余年,歷任工、吏、戶、刑四部尚書,最終成為文淵閣大學士,乞歸后仍被招回,最后老死相位。
王躍文集中筆墨來寫陳廷敬為官一生,寫他如何從一個擁有正義感的青年舉子,逐步成長為胸有城府、老練沉穩的官僚。晚年回家鄉,他總結自己近50年的官宦生涯,記得小說的最后又是這樣一段話:“當年衛大人告訴他一個人等字,岳父告訴他一個忍字,自己悟出一個穩字,最后又被逼出一個狠字,虧的月媛又點醒他一個隱字。若不是這一個隱字,他難能全身而退?”這段話是小說的點睛之筆,也算是全書的文眼。等、忍、穩、狠、隱,陳廷敬的一生幾乎就是這5個字的形象寫照。
總結起來,“等、穩、忍、狠、隱”與“識時務者為俊杰”是陳廷敬馳聘官場的真經秘訣。陳廷敬能夠耐得住寂寞,一步步做到了“等、穩、忍、狠、隱”,不參與派系與集團斗爭,有自己的道德操守,講究政治謀略又不去害人,能夠更新觀念、迅速轉變角色,從錯誤的思想中走出來,識時務、處處小心謹慎、避免鋒芒畢露。用自己的方式報效朝廷、造福子民。這些都是很可貴的。康熙皇帝稱其:”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來源:縣新華書店
作者:劉卉萌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