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地眼神,緊抿的嘴唇,這是《直到世界盡頭》這本書的封頁,向我們展現著一次次比賽中,林丹即使身處逆境之中,絕不生退卻之心,這是《直到世界盡頭》這本書的封頁,這是一個心性堅韌之人。
林丹5歲開始接觸羽毛球,在他只有羽毛球拍一般高的時候,就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夢想——成為世界冠軍。我們每個人從很小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夢想,為了我們的夢想而努力奮斗。不同的是,林丹堅持下來了,并且還一直走在堅持不懈的奮斗路上,而我們另一部分人的夢想只停留在想法上,或者在奮斗的中途放棄了。從他練習羽毛球到成為世界首位拿到羽毛球全滿貫的運動員,他追逐夢想的路很平坦嗎?
不。1998年林丹參加亞洲青年錦標賽,男單32進16時輸給了印尼的一個選手,輸球后,教練說林丹在賽場上沒有意志品質,打不過就放棄,隨后被開除國家青年隊;他曾經還有個綽號叫“林一輪”,最初看到這個綽號,我以為他是一輪就可以將對手淘汰出局,看完才知道,他在將近8個多月的時間里第一輪就被對手淘汰,陷入人生低谷,被“雪藏”。林丹又是如何在逆境中調整好狀態重新出發呢?如何在人生低谷沉住氣等待轉機?
這一切,只因有夢。在他打羽毛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關于夢想、堅持與全力以赴。
人不怕失敗,就怕失去失敗后放棄夢想;被國家青年隊開除后讓林丹真正意識到其實自己什么都不是,開始檢討自己的訓練,以前的他,要是某天練的很好,就特別來勁;要是練得不好,就一塌糊涂,摔球拍什么的都來了。但是也正是這件事,從這以后,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他都認真進行, 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敬業。比賽不是你今天感覺不好,就可以隨隨便便輸掉的。
人不怕打擊,就怕不能堅持承受打擊。對于成功者,我們永遠關注的是他在人前的輝煌和成就,而忘了站在今天這個位置所流下的汗水和淚水。就似乎我們會關注林丹跟李宗偉打了多少場比賽,贏得了多少個冠軍,卻不會知道如今的林丹也曾經歷過無數次打擊。
2002年3月,林丹參加全英羽毛球公開賽并獲得男單第3名,隨后林丹在擊敗了丹麥名將彼得·蓋德之后奪取了自己首個全英羽毛球公開錦標賽冠軍,2004年5月林丹在湯姆斯杯中擔當主力,一舉擊敗壟斷該項賽事長達5屆的印度尼西亞隊,幫助中國隊時隔14年再度捧起湯杯。如果說之前站的有多高,那么摔下來就有多慘。誰也沒有料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備受矚目的林丹世界第一首輪出局,宛如晴天霹靂,疾風暴雨,就像林丹自己所說雅典·夢一場;然而接下來阿納海姆世錦賽36分鐘被陶菲克落兩局取勝,球迷留言“無冕之王林丹顯然是個大話王”,面對球迷的冷嘲熱諷,他坦然面對一次又一次失敗,不忘初心,人生有夢不覺寒。在隨后的訓練里,他重新制定計劃,在馬德里世錦賽中斬獲冠軍,使林丹取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單項世界冠軍,在之后的北京奧運會獲得男子單打冠軍。
人生之路,荊棘滿步。這條路錘煉人的意志,磨煉人的性情,當所有的困難迎面而來,你抗住了,全世界都屬于你;你若被打垮,腳下就是萬丈深淵。人生有夢不覺寒,堅持夢想、做好自己、全力以赴,不要太計較最終的結果,這個過程只是遲早和長短而已,最終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天地和展現自己價值的一天。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08年,林丹成為羽毛球歷史上首位贏得全英賽、世錦賽、世界杯和奧運金牌的球員。2010年成為了羽毛球運動歷史上第一位集奧運冠軍、世錦賽冠軍、世界杯冠軍、亞運會冠軍、亞錦賽冠軍、全英賽冠軍以及多座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冠軍于一身的全滿貫球員。2014年林丹完成了第二輪全滿貫的壯舉。就像他在書的最后所說“千萬不要忘了,我只是個普通的小伙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是可以做到讓別人刮目相看的。我們都很平凡,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些不平凡的事”。
劉欣星
來源:縣新華書店
作者:劉欣星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