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冷市鎮在城鎮建設上突出規劃引領,明確發展定位,打造“特色新城”,鎮區逐漸變大、變暢、變美,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系列報道《冷市的熱度》今天就帶您去看看煥然一新的冷市鎮。
3月28日上午9:00,冷市鎮政府干部梁軍華像往常一樣到龍陽大道建設工地值班,梁軍華在工地上已經跑了11個月,看著已經成型的公路,他想到了建設之初的情形。
同期聲:冷市鎮政府干部 梁軍華
最大的阻力和困難就是農民開始不理解不肯讓地。第二就是電力。這個新鎮區電力比較缺乏,電力設施也很差。
面對征地拆遷這個“老大難”,鎮村兩級干部共同努力,啃下了這塊硬骨頭。龍陽大道于2015年4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冷市鎮成立龍陽大道建設指揮部,指揮部成員輪流在工地上值班,周末也是隨喊隨到。
同期聲:冷市鎮政府干部 梁軍華
最多的一天有七八起(問題) 。比如說被征地農民的青苗補償、屋前屋后下水道的處理,還有一些車輛強裝強卸、挖機施工等等問題。
這條長1.95公路、寬30米的龍陽大道,已完成投資1000萬元,路基填埋工程已完成近85%,預計在今年年底通車。龍陽大道建成后,冷市鎮的城區規劃面積將由現在的1平方公里擴大到5平方公里。
同期聲:冷市鎮副鎮長 瞿志勇
下一步我們工作的重點一個是繼續營造好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氛圍確保施工隊的施工能夠順利進行,第二步是與縣交通投資公司積極對接。按照當時候對群眾的承諾,要搞好預留安置用地的分配。第三步在搞好預留安置用地分配的前提下,對兩邊的土地進行有序的開發。
通過龍陽大道的建設 使冷市鎮的城鎮化水平迅速提高 使群眾從中收益 就如給冷市的發展插上一雙騰飛的翅膀一樣
最近5年,在冷市鎮鎮區,讓人驚喜的不只是龍陽大道,還有交通條件的改善,鎮區的變大、變暢、變美。
同期聲:冷市鎮冷家嘴社區會計 張社全
這幾年的變化百分之九十幾的老百姓反映特別好。
這些變化來源于茶旅一體化的要求。
同期聲:冷市鎮鎮長 陽鋒
當時我們搞城鎮建設的思路是因為當時冷市的城鎮建設比較落后,但是茶產業已經發展起來了。我們的產業(發展)與配套設施建設是嚴重的不相符合、不對等。所以從2013年開始,我們就把城鎮建設納入黨委政府一個重要的課題。
冷市鎮黨委政府按照“拓展新鎮區、改造老片區、提質主軸線、構建大外環、打造景觀帶、做大產業園”的總體思路,先后投入60多萬元編制經費,聘請上海、長沙、益陽等地的專家實地考察,歷時半年完成了“茶溪小鎮 冷市慢城”的新鎮區修建性詳規、鎮區控制性詳規及大橋集鎮區市政設施規劃等一系列規劃。隨后,鎮里這幾年共投入5000萬元用于基礎建設。
同期聲:冷市鎮鎮長 陽鋒
我們鎮區發展的思路主要是充分發揮鎮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利用聚集效應,逐級傳導,遞次推進,最終形成一個以鎮區為中心,以軸線為輻射,城鄉一體化的城鎮群產業帶、經濟圈。
冷市鎮鎮長陽鋒告訴記者,冷市鎮的城鎮建設分為兩大塊,一塊是老城區和集貿區的改造,一塊是圍繞龍陽大道打造新鎮區。
同期聲:冷市鎮鎮長 陽鋒
我們利用了兩年時間把大橋集貿區和冷市的老鎮區進行了全部改造,鋪設了人行道,然后鋪設了下水管道,還設了路燈,而且擴寬了路面,還搞了綠化和亮化工程。跟原來的老面貌是煥然一新,群眾都比較滿意。
僅去年,冷市鎮就籌資1000萬元改造鎮區,鎮區功能更加完善;拆掉全鎮違規建筑20多棟、違規搭建棚亭400多間,鎮容鎮貌大為改觀;實現了鎮區和大橋集貿區及省道317線垃圾的集中清理,購置了灑水車、消防車輛等。
路暢了,鎮美了,承載功能大了,人氣就旺了。不說別的,就說一年30萬的茶商、游客的吃、住、購,打開了不少市民的致富新路子。據了解,冷市鎮臨街旅店、店鋪399家,較5年前增加了十幾倍。如今的冷市人不再束縛于幾畝土地,思考得更多的是,在政府搭建的好平臺上將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安化電視臺
作者:蔣越揚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