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關注《駐村干部》系列報道。今天的系列報道帶您走進青豐村,走進青豐村駐村干部的工作與生活,感受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點點滴滴。見證他們是如何成為群眾滿意的貼心人,沉下身子、傾注真情,切實幫群眾解決生活中的突出問題的。
每周二是青豐村駐村干部王敏最忙的時候,根據高明鄉群眾工作站的規定,每周星期二是駐村干部集中接訪辦公的日子。王敏跟著副鄉長賀成棟一大早就趕到村支部,做好了接訪前的準備工作。等了整整一上午,卻沒有一個群眾前來反映問題或是咨詢政策,也沒有群眾要求駐村干部解決糾紛或是代辦事情。難得遇到一個安靜的周二,賀成棟決定帶著王敏去走訪一些人家,對硫鐵礦的環境治理情況進行一次回訪。
王敏從今年3月份起開始在青豐村駐村,并兼任青豐村支部第一副書記。為了摸透村情民情,盡快打開工作局面,王敏與另一個駐村干部張樂安一起挨家挨戶走訪,與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田間地頭,家里路上,哪里方便哪里談。值得慶幸的是王敏是高明鄉本地人,濃郁的鄉音拉近了他與青豐村群眾的距離,漸漸地,鄉親們與他熟悉了起來,大家也都愿意和他說些掏心窩子的話。
青豐村位于安化、漣源兩縣市交界之處,全村1860人,因硫鐵礦生產需要,絕大部分的田地均被征用,村民居住相對集中。青山硫鐵礦成為了該地村民們賴以生存的支柱性產業,但由于該廠在對廢水、廢渣的處理問題上沒有引起重視,在帶來財富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為了盡快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王敏與張樂安對硫鐵礦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了一次專題調查。高明鄉黨委政府根據他們調查反應的情況,責令青山硫鐵礦從今年五月份起,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目前,青山硫鐵礦已新建好了2000平方米的鋼架大棚,確保廢渣不露天堆放;安裝了5000米全封閉的廢水排放管道,確保經廢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再進行排放
“接到群眾的反映之后,我們就跟政府的主要領導,跟硫鐵礦的負責人進行了專門的銜接,進行了好幾次的銜接,對整個的環境污染方面,前后我們開會組織協調都進行了7-8次,通過半年的努力,才使這些廢水處理,廢渣的處理全部一一的落實。”
此外,青豐村無主尾礦庫由于沒有定期進行日常的維護和管理,其排水溝、截洪溝等防洪設施受到損毀,壩體、排滲排洪系統、干灘長度、安全超高、排水構筑物過流能力、回水、尾砂處理等重要指標不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王敏曾多次向政府進行相關情況匯報,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今年5月鄉政府組織對青豐村無主尾礦庫進行了全面修繕。其中包括壩體加固,完善排洪排滲系統,覆土綠化,安全及環境保護監測系統等工程,有效地解決了無主尾礦庫遺留的隱患問題。據悉,整個青山硫鐵礦環保治理項目共投入資金600多萬元。
據了解,王敏于2000年開始參加工作,2011年3月從田莊調回高明,之后他一直跟隨鄉干部駐村學習基層工作經驗,經過四年的磨練,王敏現在可以說是處理農村工作的“一把好手”,不僅是鄉干部的得力助手,也是青豐村村民的“貼心人”。
駐村日記:高明鄉王敏
今年3月,按照黨委政府的分工安排,我到青豐村駐村,兼任青豐村支部第一副書記。入村以來,我和聯村領導、村干部一起,先后走訪了在家的200多戶群眾。在走訪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地群眾對硫鐵礦的廢水、廢渣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反響最為強烈。為此,我們開展了一次專題調查。鄉黨委政府根據我們調查反應的情況,責令青山硫鐵礦從今年五月份起,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雖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來往往跑了大半年,但是工作取得了實效,我們的工作能得到群眾的一致認可,感覺很充實。
來源:安化電視臺
作者:鄧鴻瑤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