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記安化教育工會芙蓉百崗明星王暢文老師
王暢文,女,26歲,益陽赫山區人。于2010年畢業于株洲師范。自2011年被招錄為安化縣梅城鎮最偏遠的山區教學點雙云完小特崗教師,一直在此學校任教。至今一直擔任低中年級班主任,任教語文、數學、思品、信息技術等課程。四年來,王老師辛勤耕耘在梅城最偏遠的雙云完小這塊熱土上,為雙云的每一個孩子送去關心,給雙云每一個幼小的心靈帶來知識。
桃李不言,王老師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學生的愛卻已默默的撒在這片她所熱愛的土地,同時,她也是山村學校芙蓉標兵崗競賽活動中的一位領軍人物。光榮地被縣教育工會授予2014年度“芙蓉百崗明星”榮譽稱號。遠離家鄉來到山村,是因為愛這個職業。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王老師的雙肩,擔著義務與責任。她心房裝著良心和愛心。四年來她離開親人與朋友,離開幾百里的家鄉,和丈夫一直異地相處,全身心地奮斗在深山溝里的雙云完小特崗教師的崗位上,愛崗敬業,以校為家。雙云完小地處偏遠,坐落在高山下,離小鎮50多里,真是開門見山。大部分學生需步行幾公里趕到學校。由于人數稀少,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多數老師都不愿在此任教,即便是任教也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開了。在這種工作、生活環境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她克服了種種困難。在按時完成教學工作之余,她每天都要自己買菜煮飯。在艱苦的環境下,她毫無怨言,把艱苦環境當成對自己的一種鍛煉與考驗。由于學校離家太遠,路途還要轉車,極不方便,她雙休日甚少回家。她與本校的特崗教師劉春平(常德津市人)老師兩人“相依為命”駐守學校,真正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
視學生如弟妹,怎么愛也不嫌多。 “你是我的小蘋果,怎么愛你都不嫌多”這是現在最流行的歌詞,王老師把這歌詞寫進了愛學生的行動中。她在學校義務輔導學生,為學習生活中有困難的學生答疑解惑。四年來,把自己的學生當成了“弟妹”,當“親人”來教育,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王老師正是用自己的行為詮釋著“身正為范”,以一顆真誠的愛心對待對待班主任工作是王老師的人生信條。在這一信條的鞭策下,王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做得風生水起,受到了交口稱贊。 因為真誠,王老師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她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從不挖苦諷刺學生;她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學后都和學生一塊打掃環境衛生;她從來言出必行,恪守誠信;她從不遲到,和每一位任課教師、年級教師搞好團結……“身教”的力量是無窮的,王老師的學生在無聲中受到了品格的陶冶,王老師也得到了學生的愛戴,以熾熱的愛心鑄就了“師魂”。 因為真誠,王老師總是認真鉆研并及時總結班主任工作的各種方法。她每帶一個班總是注意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通過民主制定班規、召開主題班會等,督促學生自覺學習、勤勞勇敢,崇尚先進,團結合作,以勞動為榮,發揚風格,爭做好人好事。她善于培養得力的班干部隊伍,力求發揮班干部“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她特別關注潛能生,總是通過家訪、面談等形式對潛能生進行多方位的了解,在對其個性特點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對癥下藥,長期懷著一顆慈母般的耐心做好潛能生的轉化工作。正因為多年如一日的對班主任工作愛得真誠無私,王老師所帶的班級成績大幅度提升。 羅杰是王老師班里的學生,他剛滿一歲父母就雙雙出去打工,由爺爺奶奶撫養。兩位老人只注重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很少注意對孩子進行學習教育以及培養孩子的優良品質。致使他三天兩頭不來上課,性格孤僻,對周圍人事懷有“戒心”。面對這個孩子,王老師不僅關心他的生活,還和促膝長談,經常陪同他回家,走進了他的心靈,與他成為朋友,并開展各項活動,讓他融入集體,在活動中不斷培養他的道德品質,定期向他的家庭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現及學習情況。一學期下來,他再也沒有曠過每一節課,并在學習生活中積極表現自己,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成了大家的好伙伴。 羅杰還只是王老師所關愛的學生中最普通的一個。作為班主任,王老師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在學校她既當老師,又當媽媽。因為每教一個班,大部分學生讀寄宿。晚上她總會無償為孩子們指導復習或預習,她沒有收過學生一分錢。每當當學生生病時,王老師總會及時送其到村衛生室治療,還常陪著學生打針;當面對一個既吃檳榔又打架的“壞學生”時,王老師從不放棄,與他一次又一次的談心;當學生因家庭貧困無力購買書籍時,王老師總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當父母雙雙在外打工的學生一個人寂寞的度過生日時,王老師總是悄悄地塞給他兩個又大又紅的小蘋果……深深的愛,點點滴滴潤物無聲。當看到每一個學生有點滴進步時,王老師總是笑得那么開心。王老師正是用這善心和愛心來點亮山村孩子們的求學之路,用柔弱的身軀撐起孩子們走向希望的基石,用無悔的青春來澆灌祖國未來的希望!王老師臉上溫柔慈愛的笑容,永遠是那么美,王老師崇高的師德,永遠是那么讓人心生敬佩……
不斷充實自我,讓愛化作力量源泉。 當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教育學生熱愛語文學好語文一直是王老師最大的夢想。為了這個夢想的實現,在雙云完小的四年里王老師誨人不倦,用勤奮譜寫了一曲曲探索之歌。 為了吃透教材,為了設計一個理想的教案,她經常是反復閱讀教材,翻閱許多資料,請教學校同行。她不但備教材,而且備學生,有時為了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她經常通宵達旦冥思苦想。她深知如果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僅有一桶水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源頭活水。因此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余,王老師堅持學習,參加了教育管理的本科自考學習,不但如此,王老師在業余時間經常閱讀各種教育類報紙、雜志,如《人民教育》、《湖南教育》等等。為了與時俱進,成為新時期的綜合性人才,王老師參加了小學語文國培的學習,獲得了計算機高級證。 王暢文老師雖然年輕,工作時間短。她通過四年勤奮努力的工作,她成長了,她成熟了,她積淀了不少,2012年下學期全鎮青年教師教學比武獲一等獎。2012年年度論文獲縣二等獎。在2012年度由于她工作的出色還被評為了優崗。 王老師教育輔導的學生無論是成績還是能力都令人刮目相看,郭婕就是其中的一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二年級時郭婕到了王老師班上,雖然郭婕成績不好,但是王老師從未放棄對她的努力。經過多方了解,王老師發現郭婕的歌唱得相當不錯,朗讀課文也相當不錯,并且膽大,敢于出眾,于是王老師采用賞識教育,任她為班級的文娛委員、語文課代表。通過當班干部及老師的小助手,她增強了自信。王老師又對其進行個別輔導,很快,郭婕的成績奇跡般的突飛猛進,由原來拖后腿的學生一躍成了班里成績最優異的孩子,能力最出眾的小干部。在王老師的班上,像郭婕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王老師就像山鄉的小渡船,誨人不倦,默默無聞的把學生送往知識的彼岸。
春去秋來,王老師默默地堅守崗位,四年如一日,對待學生始終如一,用知識和關愛成為引導他們前進路上的明燈。窗外的景色不能讓她流連,只有學生的快樂成長是她心中所系。種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她就像一株白楊,一顆楊柳默默長在雙云的土地上,用大愛灌溉出春色滿園! 在她的帶領下,雙云完小的青年教師們團結奮進,甘于奉獻,近四年來,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而今大部分學科的統考成績已經接近甚至超出城區學校的水平,贏得了廣大學生的喜愛和家長的高度贊譽。益陽日報社記者在報上稱雙云完小的女老師們是“綻放的朵朵金花”,她們愛校愛生的芬芳在山村的孩子和家長心中久久回蕩。
來源:梅城鎮中心學校
作者:譚范清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