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三八”巾幗風采系列報道
提起楊社珍一家,在滔溪鎮是個出了名的家庭。這一家人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植樹造林,提倡低碳環保生活,把家鄉的荒山變成了“寶地”。
吃過早飯,楊社珍和丈夫李躍興一人一把掃帚,開始打掃自家庭院。打掃完庭院,修剪完花草,這一家人的生活才正式開始。楊社珍在家帶孫子孫女,丈夫李躍興扛把鋤頭,趕往山上的厚樸基地。李躍興從19歲開始當村干部,如今年逾六旬的他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可忙了大半輩子的李躍興閑不住,隨著低碳環保理念的提出,李躍興做起了“綠色”文章,并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
說干就干,2011年3月,楊社珍兩口子召集幾名返鄉農民工,承包了大片荒山種植厚樸、玉竹、黃柏、杉樹、紫薇等植物,成立了上輝厚樸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楊社珍兩口子面臨著以前從未遇到過的困難。除了資金困難,他們還不得不面對征地難的問題。楊社珍兩口子想造的林涉及五個鎮八個村,地都在分散的農戶手里,而由于資金有限,楊社珍給農戶的錢僅每畝每年15元。滔溪鎮龍洞村8組的農戶李望來原本怎么也不同意把地征給楊社珍兩口子。楊社珍和李躍興商量后,決定打“人情牌”。李躍興先后上門三次,終于說服了李望來,征得了他的地。楊社珍兩口子在基地上奮戰了1400多個日日夜夜,經常是風里來雨里去。如今,林地和藥材基地已經發展到千余畝,不僅變廢為寶,保持了水土,還解決了30多人的就業問題。
一直以來,楊社珍一家人都傳承低碳環保的綠色理念,家中燒的是省柴灶,出行有電動車,吃的是綠色有機農家菜,還建了沼氣池,飼養了家禽家畜,開辟了魚塘,喂養了蜜蜂,使資源能夠循環合理利用。走進楊社珍的家,庭院干凈整齊,窗明幾凈,四周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給人感覺十分舒暢,村上每次清潔評比她家都是最清潔的。2014年,楊社珍一家被評為益陽市兩型示范家庭。他們一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和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綠色環保、植樹造林的隊伍中來,共建健康幸福生活。
來源:安化電視臺
作者:蔣越揚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