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勁,男,37歲,縣七屆政協委員,本科學歷,主治醫師。2009年調入安化縣中醫院任業務副院長,骨科主任。兩年來,他與全院干職工團結一致,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奮力拼搏,醫院效益飛躍式增長,2012年醫院業務總收入7500多萬元。
劉勁自擔任中醫院骨傷科主任以來,堅持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相結合的原則治療各類骨傷疾病,在傳承和發揚中醫學的同時,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論,將新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目前已吸引了貴州、江西、江蘇三省十余個縣市的患者幕名前來就診。
劉勁在傳承與發揚中醫藥的同時,并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論,將新技術廣泛應用于臨床。目前科室病人保持在60人以上,為了加強治療的專業化,下半年計劃將科室分為創傷、脊柱、關節三個學術組。如今已開展了四肢關節部位骨折各型解剖鋼板內固定術、帶鎖髓內針術、脊柱釘棒系統內固定術、開顱手術等。在醫院積極開展新業務的同時,加強科室管理,在科室推行新型績效考核制度,并以身作則,加強業務學習,訂閱《中華骨科雜志》、《中國骨傷》、《骨與關節損傷雜志》等十余種書籍雜志。2009—2012年在國家級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開展省級科技項目2項。由他帶領的骨傷科在2011年被評為“市級重點???rdquo;,2012年被評為“省級重點???rdquo;。
劉勁不僅有高超的醫療技術,還有著可貴的敬業精神。他不知疲倦地工作,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同事們都稱他為“拼命三郎”。多年來,他堅持24小時值班制,每天門診40余人次,手術3—4臺,無論工作再忙再累,每晚都堅持十時左右查看住院病人,從來沒有休過假,而且經常保證不了按時吃飯、睡覺,常常是剛進家門,又要返回病房。有時,甚至要帶病工作。全科室人員在他的帶領下,工作熱情高漲,團結協作,2012年科室收入達1500多萬元,成為安化中醫院的第一品牌。
2009年12月廣東省某三甲醫院給劉勁發來了聘書,誠邀去骨傷科發展,年薪20萬,劉勁不為之所動。他說:“我是安化人民的兒子,我要把我的青春奉獻給這片生我養我的熱土。”。
多年的辛勤工作,使劉勁獲得了極高的榮譽。曾獲2002年度衛生系統“優質服務明星”稱號、立三等功二次、連續多年被評為優崗、2011年被評為安化縣勞動模范、2012年被評為“安化縣十佳政協委員”,等等。這一本本鮮紅的證書,記錄著劉勁同志的勤奮和汗水。他從不追逐名利,也沒有豪言壯語,對事業充滿熱愛,對醫術精益求精,對病人有著博愛情懷,對同事總是真誠相待。今年39歲的劉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無影燈下的動人篇章,他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為山區人民撐起一片防治骨傷疾病希望的藍天。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