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記大福鎮退休干部孟愛仁典型事跡
孟愛仁同志,自1971年參加工作,一直扎根在原大福區的大福、東山、大榮、木孔等貧困鄉鎮工作,由于他工作積極肯干,1976年組織任命他為原大福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主任,1980年他向組織要求到最邊遠貧困的東山鄉工作,在那里擔任副書記、鄉長,一干就是五年,他走村串戶了解民情,為鎖住流砂,他踏遍了東山的每個山頭,經過幾年努力,硬是把封山育林搞起來了,至今群眾還經常談及。1984年12月,組織分配他到大榮鄉任書記,通過他五年的艱苦努力,又把那里的爛攤子收拾好了。1989年年底,他又調到木孔鄉任書記,當時木孔的計劃生育秩序很亂,1990年他動員組織干部狠抓了計劃生育,那年共做各種手術1402例,其中結扎達697例。
1992年元月組織上照顧他到大福區委任副書記,他分管林業,兩年內實現荒山達標,被評為功臣。1993年底,他自告奮勇擔任修建文溪河公路、指揮長,苦戰一冬春,把橋修好。
撤區并鄉后他安排在大福鎮當人大主席,1999年他上任長大公路砂改油工程指揮長,通過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工程任務。
多年來,他所為人民辦的件件實事,人民群眾至今沒有忘記,組織上給過他不少榮譽。
2002年他響應縣精簡干部職數的號召,主動讓位提前退休,他在職三十來年,當了30多年領導,他沒有向組織伸手要求解決妻子、小孩的工作,家中父親病十多年沒有向組織要過救濟,2001年換屆,組織上照顧他到縣財政局工作,他毅然謝絕了。
2004年初,鎮黨委領導上門找他,要他出任大福鎮離退休人員黨總支書記、老干協會會長、老科協會長,離退休干部也紛紛要求他擔任,他只好又一次當起了領導至今。
2004年,他挺身而出,組織一班人,他帶頭和組織募捐20余萬元,新建了一棟四層、六百四十平方的老干活動中心;2005年起又辦起了夕陽紅文藝隊、管樂、軍鼓、腰鼓等樂器,耗資萬余元,辦公室、會議室、桌、椅、凳全購置也花費近萬元。
2006年以來,他還率老科協理事先后去新高、新橋等村辦聯系點,經常去指導工作,并幫他們成立了老年人協會,辦起了村民學校、四老家長學校。2007年冬,木孔永福與新站村道隔山阻塞,木孔柘木片近萬人只得繞道去大福,他組織老科協理事前去召開協調會,并帶頭向他們捐款,通過他們的宣傳鼓動,把群眾發動起來了,近一個冬春打通了500多米的巖山,縮短了去大福往返15.8華里的路程。
今年,他又出面正在組織修建一個大福鎮區的休閑健身廣場,此工程需要資金近20萬元,不但帶頭募捐,還親自去縣找有關單位討錢,預計六月中旬第二期工程可以峻工。
孟愛仁同志雖然退了休,但他的工作量比在職干部還要重,他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受到了全體退休人員的稱贊,也受到了大福人民的一致好評。
編輯:劉強